欢迎光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书城!

跨学科主题学习:认识与实践

  • ISBN:978-7-5428-8142-7/G·4839
  • 著译者: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编著 上海市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项目团队 总项目主持 谭轶斌 总项目组长 费宗翔 总项目组核心成员 (按姓氏拼音排序) 费宗翔 关月梅 管文川 祁承辉 沈慧丽 王立新 席恒 徐敏 薛峰 章敏 赵伟新 本书主编 费宗翔
  • 出版时间:2024年6月
  • 定价¥78.00
  • 印次
  • 版次
  • 装帧
  • 开本/字数:16开
  • 视频资料下载

前言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这是对未来人才培养和世界教育变革的积极回应,是课程综合化和实践化的有效策略,是服务于综合育人的有力举措,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载体。

教育的目的,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育人”。教师是“教书先生”吗?不,是教书育人的“大先生”。语文老师教语文、数学老师教数学,平时通俗地这样表述没有问题,但究其实质,学科教师是通过语文、数学等各门课程来培育人,共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新课改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各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而且是以素养为纲,纲举而目张。纲是渔网上的那根总绳,把大绳子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每一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也明确了,素养型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和质量标准,也就都能紧紧围绕着核心素养而展开。核心素养既是学科育人的出发点,又是终点,更是从出发点到终点的桥梁,渗透在整个学习与评价的过程中。

毫无疑问,分科课程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它对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把握学科的思想方法,形成对某一领域系统而深刻的认识极为重要,但如果我们能够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综合运用知识来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两条腿走路,不是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综合育人的目标吗?

那么,到底什么是新课程倡导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举个例子,大家都很熟悉《青花瓷》这首歌。我特别喜欢歌中的这几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面对这样的歌曲,音乐老师说,“这是带着书生飘逸气息的中国风歌曲”;语文老师说,“这里有着烟雨江南的意境”;英语老师自豪地说,“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英文中,‘瓷器’与‘中国’同为china”。劳动老师则说:“这里蕴藏着青花瓷独特的烧制工艺。为什么是‘天青色等烟雨’?天青色是雨过天晴时天空的颜色。古人每次烧窑都等待天降大雨,在雨过之后太阳出来之时,将烧好的瓷器与天空对比。如果颜色不一样,就摔碎瓷器,再等下一个天青色。”

这首歌曲中有艺术之美、文学意境、科技密码、瓷器工艺,如果花几节课,由音乐、语文、科学、劳动等学科老师来带领学生分头学习相应的内容,这是不是属于跨学科主题学习了呢?此外,上海这些年原创性开发了一门衔接课程——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该课程正是依据来自学生生活中的主题,整体构建综合化、实践化、生活化的活动,那它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又有什么区别呢?

为此,我们小学教研团队在前期“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教与学方式变革”等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启动了各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市校合作研究项目。

随着研究的推进,我们清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义,它不是像青花瓷主题引发的那种学习,那只是多种学科的拼凑。它也不是像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那样完全不考虑学科边界,只关注来自学生生活的主题和真实情境与问题,那是一种超学科整合,而且是活动课程形态。

新课程所倡导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跨学科整合,当前我们研究的是单学科主导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它是围绕一个主题,以一门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思想方法为主干,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创造性解决复杂真实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就如我们日常所说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解决复杂真实问题,光靠主干学科的知识和思想方法难以解决,所以得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思想方法一同来解决。反之,跨学科主题学习如果没有指向复杂真实问题的解决,如果没有主题引领,没有大概念、大任务或大问题来统整,层次就会偏低,学生高阶思维就很难得到培养,也就很难称得上是跨学科主题学习。

跨学科主题学习,既强调跨学科,又强调主题学习。跨学科让主题学习拥有了更宽广的知识背景,主题学习则为跨学科统整提供了清晰的路径。正所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跨学科和主题学习一相逢,素养培育便多了新的载体,会产生新的效应。跨学科主题学习和学科学习是共生关系,并非二元对立。它基于学科,在学科中进行,由学科教师实施。探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问题化学习、设计学习等都是跨学科学习的实践方式。

为什么说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带来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首先,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具有相对独立育人价值的课程单位,它带来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尤其是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起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此实现教学组织方式的变革;它能解决知识碎片化的问题,实现课程内容“少而精”的目标。其次,它重在解释现象、解决问题、创造产品,需要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从而实现学生认知方式的变革。此外,跨学科主题学习也常常采用逆向设计,以终为始,注重表现性评价,由此也会带来评价方式的变革,最终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对学科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师们不能再“单打独斗”,只守着自己所授学科的“一亩地”,而应在立足本学科的同时,“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相信老师们在努力成为设计师的过程中,能更快实现专业成长。

这一年的研究实践,各学科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但仍不成熟。我们抱着先完成再完美的想法将之呈现出来,提供靶子,引发探讨,真诚地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谭轶斌

2023年12月

第一编 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复杂真实问题的解决策略 /1


数学

【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报告 /3

【实践案例】 “数”说运动场地设计 /13

【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的思考 /22

信息科技

【研究报告】 小学信息科技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报告 /30

【实践案例】 “数”说碳排放 /40

【教学论文】 小学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

———以“碳足迹”教学为例 /52

劳动

【研究报告】 小学劳动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报告 /60

【实践案例】 校园清洁机械手 /69

【教学论文】 指向综合能力提升的劳动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设计与实施 /80

道德与法治

【研究报告】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报告 /90

【实践案例】 传统游戏我会玩 /100

【教学论文】 基于议题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 /109


第二编 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学习任务的设计实施 /119


科学

【研究报告】 小学科学课程技术与工程领域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报告 /121

【实践案例】 透绿工程 /129

【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驱动性任务设计 /144

语文

【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报告 /149

【实践案例】 助力健康成长 /157

【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现状、路径与反思 /166

艺术美术

【研究报告】 小学艺术(美术)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报告 /174

【实践案例】 我是商品陈列师 /180

【教学论文】 学习支架支持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 /189

体育与健康

【研究报告】 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报告 /203

【实践案例】 龙腾鼓韵展风采 /210

【教学论文】 素养导向下“体育+美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践

———以五年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舞龙大单元”为例 /222


第三编 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跨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 /229


科学

【研究报告】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行动研究报告 /231

【实践案例】 馒头里的小世界 /240

【教学论文】 跨学科教学:内涵理解与教师培养

———以小学科学为例 /251

英语

【研究报告】 小学英语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策略实践研究报告 /259

【实践案例】 我是梦想改造家 /271

【教学论文】 素养导向下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策略 /280

艺术音乐

【研究报告】 小学艺术(音乐)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报告 /288

【实践案例】 编演小型音乐剧 /296

【教学论文】 音乐学科“自在”的跨学科学习 /307

后记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