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书城!

数学思维培优实战特训 七年级

  • ISBN:978-7-5428-6983-8/O·1032
  • 著译者:冯玲 主编 魏凯发 副主编
  • 出版时间:2020年7月
  • 定价¥30.00
  • 印次
  • 版次
  • 装帧
  • 开本/字数:16开
  • 视频资料下载

内容提要:
      本丛书是一套以现行初中数学教材为依托,配合每个章节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大量相关“综合与实践”活动材料的系统读物。它通过融合STEAM理念的项目设计,依托初中数学知识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引导师生走进广阔的数学天地,进行数学课外知识的拓展和相关的“综合与实践”训练,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科融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丛书共有3册,分别对应初中阶段七、八、九年级。每个年级均设计了20个案例,内容基本覆盖各章节。每个案例均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数学活动,可作为教师开展“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教本,同时每个活动配套有例题精析和拓展创新,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外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学本,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丛书中的每个案例均经过编写组的多次研讨和精心修改,并经过真实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师生的欢迎。

序言: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已经成为现今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综合与实践”这种新的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和其他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显著的区别。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具有实践性。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项目,其本质是实践性的,可以是个人独立的活动,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的互助活动,甚至是班级的集体活动。二是具有系统性。“综合与实践”的活动与活动之间能够相互联系。不同年级的同一类型活动,其深度和难度有所区别;同一年级的活动在内容选择上也会有一定的内在逻辑。三是具有综合性。活动内容上不仅仅涉及数学知识,还包括非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正是基于这些特征,我们认为,数学的“综合与实践”模块是最应该也是最容易与“STEAM”教育理念相结合的。
      STEA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其中科学重在发现探索,是STEAM教育理念的方法基础;技术重在发明创新,是STEAM教育理念的核心目标;工程重在应用过程,是STEAM教育理念的实践依据;艺术重在情感表达,是STEAM教育理念的主观体验;数学重在逻辑,是STEAM教育理念的思维工具。STEAM教育理念不仅仅是五门学科知识的融合,更是将这五门学科紧密相连,让其互相渗透,最终融为一体。
      由此可见,STEAM教育理念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许多共性的东西,都注重跨学科学习,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注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我们认为,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到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之中将是一次大胆创新,一次有益探索。
      本系列丛书共3册,包含了60个课题案例。这些课题案例以现行初中数学知识为基础,涉及数学史(如七年级课题3“揭秘幻方”)、物理学知识(如八年级课题1“镖形”,九年级课题19“胡不归问题”)、美学知识(如八年级课题17“黄金矩形”)、经济学知识(如八年级课题18“世界人口知多少”)、信息技术知识(如借助几何画板软件研究数学知识、用Excel软件计算概率)等。在STEAM理念的指导下,作者统筹安排活动内容,精心设计活动过程,重视探究、循序渐进、注重融合,充分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
      本系列丛书系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9年度课题(AH2019260)《核心素养下STEAM教育理念与中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相融合的研究》(课题负责人: 冯玲、崔伟)的研究成果。所有参与编写的人员均为课题组核心成员,他们在本套丛书的编写过程中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冯玲负责案例内容的选取和案例呈现的模块确定,编写“案例样例”,并汇同崔伟、吴青、魏凯发负责素材收集、取舍与再创造,主持集体备课研讨、上课、课后修改、再上课、验证通过;鲍国正、郭燕、卞贤磊则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
      通过学习本丛书,能培养学生的学科融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本系列丛书可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将数学知识以一种接近现实的方式呈现出来,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1. 开拓学生的眼界
      在“综合与实践”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不单单是关注本学科知识间的相互关联,同时可以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使学生的眼界更宽广。数学不只是科学,它还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数学方法(如数据分析)是大数据时代数学应用的主要方法,也是“互联网+”相关领域的主要方法,已经深入到科学、技术、工程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 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将“STEAM教育理念”与“综合与实践”高度契合,解决了教材中一些“综合与实践”栏目可操作性不强、资源缺乏、条件不够、开展活动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等问题。本丛书中的案例有着很强的可操作性,每个案例不仅在“项目内容”中有具体的操作步骤,还备有一定量的经典题目供学生练习。“素养提升”中所选用的试题均出自历年各地中考题、竞赛题以及重点高中自主招生试题,这些试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拓展性,密切契合对应的教学案例中的知识点,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这些试题的参考答案也与众不同,重点体现出试题的分析思考过程,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这也使得本系列丛书可以作为各校培优教学的教材使用。
      3. 把每个课题当作实验项目来做
      本系列丛书将STEAM教育理念融进“综合与实践”的学习活动中,设置实验目的、步骤、观察、发现,以及对如何提高的思考,最后形成科学实验报告。通过构建数学核心素养下STEAM教育理念与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相融合的策略,提高学生的特殊问题解决能力、一般问题解决能力、合作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了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提升了学生在非认知因素方面的正向体验,积累了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4. 具有极强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本系列丛书的最大特点。每一个课题案例都经过了教研组集体备课、上课后讨论修改、编写组审课、再提修改意见,最后重新上课验证通过。因此,每一个课题案例都非常适合学生开展学习。
      本系列丛书既可以作为教师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教本,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外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学本,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切实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本系列丛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和安徽省电化教育馆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简介:
      冯玲    现任安徽省淮南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中学数学教研员,淮南市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淮南市首届学科带头人,荣获安徽省第一届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二等奖。多次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并结题。本册丛书是在研省级课题成果(课题立项号AH2019260)之一。

课题1   神机妙算,计算有“道”.................1
课题2   数阵.................5
课题3   揭秘幻方.................9
课题4   趣拼棋子.................14
课题5   美丽的“雪花曲线”.................19
课题6   数学传统文化之“盈不足”问题.................23
课题7   展开与折叠.................26
课题8   图形的分割与拼合.................31
课题9   猜想与证明(一).................36
课题10   猜想与证明(二).................44
课题11   猜想与证明(三).................50
课题12   平移设计图案.................55
课题13   有趣的程序流程图.................61
课题14   求较大完全立方数的立方根.................65
课题15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70
课题16   排队问题.................77
课题17   门票购买问题.................82
课题18   估计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90
课题19   看谁的反应快98
课题20   估计瓶子中豆子的数目.................105
参考答案及提示.................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