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同步课课练”丛书自1996年出版以来,不断改版,历经了上海市中小学“一期”和“二期”课改。丛书紧密配合教材内容,题目难易程度适中,符合教学要求。丛书作为教材的辅助材料,帮助一批又一批学子完成学业,叩开高等学府的大门,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
这次,我们依据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关于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再次编写了新版“同步课课练”丛书,以期同步辅导学生复习巩固好各科学习内容,努力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有所得。
本书依据现行教材章节、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针对每一课时安排了两份试卷:A卷和B卷,其中A卷以紧密配合教材的基础训练题为主,符合学业水平考试要求;B卷以配合教材的能力提高题为主,包括拓展性、开放性习题,为高考水平要求,难度略大于A卷。另设有单元测试卷和期中、期末测试卷,供学生考前自测使用。
本书作为教材的延伸和拓展,有助于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热诚欢迎广大教师和学生对本书中存在的不足给予批评和指正。
第6章三角1
6.1正弦、余弦、正切、余切1
6.1.1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任意角及其度量(1)1
(一)A卷1
(一)B卷3
6.1.2任意角及其度量(2)5
(二)弧度制A卷5
(二)弧度制B卷6
6.1.3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1)7
(三)A卷7
(三)B卷8
6.1.4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2)9
(四)A卷9
(四)B卷10
6.1.5任意角及其度量(3)11
(五)A卷11
(五)B卷13
6.1.6诱导公式(1)15
(六)A卷15
(六)B卷16
6.1.7诱导公式(2)17
(七)A卷17
(七)B卷18
6.1.8已知正弦、余弦或正切值求角19
(八)A卷19
(八)B卷20
6.2常用三角公式21
6.2.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1)21
(九)A卷21
(九)B卷22
6.2.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2)23
(十)A卷23
(十)B卷24
6.2.3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3)25
(十一)A卷25
(十一)B卷27
6.2.4二倍角公式29
(十二)A卷29
(十二)B卷31
6.2.5三角变换的应用33
(十三)A卷33
(十三)B卷35
6.3解三角形37
6.3.1正弦定理37
(十四)A卷37
(十四)B卷38
6.3.2余弦定理39
(十五)A卷39
(十五)B卷40
6.3.3正弦、余弦定理综合应用(1)41
(十六)A卷41
(十六)B卷43
6.3.4正弦、余弦定理综合应用(2)45
(十七)A卷45
(十七)B卷47
单元测试卷49
(十八)A卷49
(十八)B卷53
第7章三角函数57
7.1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57
7.1.1正弦函数的图像57
(十九)A卷57
(十九)B卷58
7.1.2正弦函数的性质(1)59
(二十)周期性A卷59
(二十)周期性B卷60
7.1.3正弦函数的性质(2)61
(二十一)值域与最值A卷61
(二十一)值域与最值B卷63
7.1.4正弦函数的性质(3)65
(二十二)奇偶性、单调性A卷65
(二十二)奇偶性、单调性B卷67
7.2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69
(二十三)A卷69
(二十三)B卷71
7.3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73
(二十四)A卷73
(二十四)B卷75
7.4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77
(二十五)A卷77
(二十五)B卷79
单元测试卷81
(二十六)A卷81
(二十六)B卷85
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89
(二十七)A卷89
(二十七)B卷93
第8章平面向量97
8.1向量的概念和线性运算97
8.1.1向量的概念97
(二十八)A卷97
(二十八)B卷99
8.1.2向量的加法和减法101
(二十九)A卷101
(二十九)B卷103
8.1.3实数与向量的乘法105
(三十)A卷105
(三十)B卷107
8.2向量的数量积109
8.2.1向量的投影109
(三十一)A卷109
(三十一)B卷111
8.2.2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与运算律113
(三十二)A卷113
(三十二)B卷115
8.3向量的坐标表示117
8.3.1向量基本定理117
(三十三)A卷117
(三十三)B卷119
8.3.2向量的正交分解与坐标表示,向量线性运算的坐标表示121
(三十四)A卷121
(三十四)B卷123
8.3.3向量数量积与夹角的坐标表示125
(三十五)A卷125
(三十五)B卷127
8.4向量的应用129
8.4.1向量的应用(1)129
(三十六)A卷129
(三十六)B卷131
8.4.2向量的应用(2)133
(三十七)A卷133
(三十七)B卷135
单元测试卷137
(三十八)A卷137
(三十八)B卷141第9章复数145
9.1复数及其四则运算145
9.1.1复数的引入与复数的四则运算145
(三十九)A卷145
(三十九)B卷146
9.1.2复数的实部、虚部与共轭147
(四十)A卷147
(四十)B卷148
9.2复数的几何意义149
9.2.1复平面与复数的坐标表示,复数的向量表示,复数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149
(四十一)A卷149
(四十一)B卷151
9.2.2复数的模153
(四十二)A卷153
(四十二)B卷154
9.3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155
(四十三)A卷155
(四十三)B卷157
9.4复数的三角形式159
9.4.1复数的三角形式159
(四十四)A卷159
(四十四)B卷161
9.4.2三角形式下复数的乘除运算、乘方与开方163
(四十五)A卷163
(四十五)B卷164
单元测试卷165
(四十六)A卷165
(四十六)B卷169
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173
(四十七)A卷173
(四十七)B卷177
¥ 20.00
¥ 98.00
¥ 58.00
¥ 198.00
¥ 60.00
¥ 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