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书城!

竺可桢全集(第1卷)

  • ISBN:978-7-5428-7916-5/K·44
  • 著译者:竺可桢 著
  •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 定价¥208.00
  • 印次
  • 版次
  • 装帧
  • 开本/字数:16开
  • 视频资料下载

第1 卷目录

  

路甬祥序……………………………………………………………………………… 5

张劲夫序……………………………………………………………………………… 7

叶笃正序 …………………………………………………………………………… 11

施雅风序 …………………………………………………………………………… 15

孙鸿烈序 …………………………………………………………………………… 19

前言 ………………………………………………………………………………… 21

编例 ………………………………………………………………………………… 27

第1 卷说明 ………………………………………………………………………… 29

1916 年

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 1

朝鲜古代之测雨器…………………………………………………………………… 9

地理与文化之关系 ………………………………………………………………… 11

五岳 ………………………………………………………………………………… 23

钱塘江怒潮 ………………………………………………………………………… 24

古谚今日观 ………………………………………………………………………… 27

1917 年

微苏维火山之历史 ………………………………………………………………… 30

孛赖施奈豆《中国植物学》短评 …………………………………………………… 36

中外茶业略史 ……………………………………………………………………… 39

四川自流井盐矿 …………………………………………………………………… 42

卫生与习尚 ………………………………………………………………………… 45

中国人之体格 ……………………………………………………………………… 47

论早婚及姻属嫁娶之害 …………………………………………………………… 50

中国人之体格再论 ………………………………………………………………… 52

食素与食荤之利害论 ……………………………………………………………… 54

1918 年

学生之卫生 ………………………………………………………………………… 60

摩利逊博士(Dr. G. E. Morrison)之藏书楼……………………………………… 63

1919 年

空中航行之历史 …………………………………………………………………… 65

中国科学社的事业 ………………………………………………………………… 78

阴历阳历优劣异同论 ……………………………………………………………… 79

1920 年

气象学发达之历史 ………………………………………………………………… 82

论夏季拨早钟点之利弊 …………………………………………………………… 84

二童争日解 ………………………………………………………………………… 89

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 ……………………………………………………………… 92

地理学通论 ………………………………………………………………………… 97

气象学……………………………………………………………………………… 257

1921 年

欧洲之现势与将来之危机………………………………………………………… 330

我国地学家之责任………………………………………………………………… 338

论我国应多设气象台……………………………………………………………… 342

本月江浙滨海之两台风…………………………………………………………… 346

彗星………………………………………………………………………………… 350

欧洲战后之新形势………………………………………………………………… 352

1922 年

本校急应在北极阁上建筑观象台意见书………………………………………… 356

南京之气候………………………………………………………………………… 358

地理对于人生之影响……………………………………………………………… 369

本年一月至三月南京气象报告…………………………………………………… 378

欧战后世界各国新形势…………………………………………………………… 386

改良阳历之商榷…………………………………………………………………… 388

气象与农业之关系………………………………………………………………… 398

说飓风……………………………………………………………………………… 401

致郭秉文函〔资遣留学生专习地学〕 ………………………………………………… 408

地理教学法之商榷………………………………………………………………… 409

改良地理教授法…………………………………………………………………… 416

调查蒙藏地理……………………………………………………………………… 417

拟请教育部或中华教育改进社管理青岛观象台并加以扩充案………………… 418

普通中学校应特设混合地理一门………………………………………………… 419

1923 年

青岛接收之情形…………………………………………………………………… 420

气象学……………………………………………………………………………… 425

介绍《美国之地理学》 …………………………………………………………… 456

1924 年

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 457

1925 年

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 466

庚子赔款与教育文化事业………………………………………………………… 487

日中黑子与世界之气候…………………………………………………………… 490

中国历史上之旱灾………………………………………………………………… 494

致胡适函〔通知当选司选委员会委员长〕 …………………………………………… 499

1926 年

何谓地理学………………………………………………………………………… 500

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 503

风暴成因之新学说………………………………………………………………… 520

致胡适函〔争取英庚款〕 …………………………………………………………… 528

致蒋维乔函〔应重视地学系〕 ……………………………………………………… 529

北宋沈括对于地学之贡献与纪述………………………………………………… 530

论祈雨禁屠与旱灾………………………………………………………………… 539

介绍白眉初先生著《地理哲学》 ………………………………………………… 551

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 …………………………………… 552

1927 年

泛太平洋学术会议之过去与将来………………………………………………… 561

取消学术上的不平等……………………………………………………………… 569

日本气象学发达之概况…………………………………………………………… 572

直隶地理的环境和水灾…………………………………………………………… 580

1928 年

中央大学地学系之前途…………………………………………………………… 588

南京之气候………………………………………………………………………… 591

致中央研究院函〔请准予发给参加太平洋科学会议旅费〕 …………………………… 608

本书出版为“ 十五”“ 十一五”“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本书编纂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 资助项目


《竺可桢全集》编辑委员会

  

顾 问 贝时璋 叶笃正 苏步青 张劲夫 郁 文 谈家桢 曾呈奎

主 任 路甬祥

副主任 施雅风 孙鸿烈 张玉台 潘云鹤 秦大河 马福臣 潘 涛

沈文雄(执行)  樊洪业(执行)

委 员 (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国钧 马福臣 尤芳湖 卞毓麟 刘奎斗 汤永谦 孙鸿烈 李玉海

束家鑫 吴伟文 吴传钧 吴关琦 沈文雄 宋长青 张九辰 张玉台

张丕远 张镜湖 陆大道 陈述彭 陈学溶 竺 安 周秀骥 侯仁之

施雅风 姚檀栋 秦大河 夏训诚 钱文藻 高 庄 郭传杰 席泽宗

陶诗言 黄宗甄 戚叔纬 韩桢祥 曾庆存 路甬祥 解 源 樊洪业

潘云鹤 潘 涛

主  编 樊洪业

副主编 李玉海 竺 安 沈文雄 戚叔纬 竺 松

特邀校审 陈学溶 黄宗甄

文稿编纂组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辽生 方昌烈 方昌焰 艾素珍 刘元明 杨小林 李志黎 应幼梅

    张九辰 陈向文 林世统 竺 平 竺 宁 竺志奇 竺志勇 竺伯铭

    竺 碚 郑竺英 胡宗刚 郦伯瑾 姚竺绍 袁子恭 涂多彬 黄章恺

    曾闻问 樊 谦

出版编辑组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刘正兴 吴明泉 沈芝莉 沈 岩 范 氾 赵小卫 贾立群 顾蓓蓓

    高鸿飞 黄彰栋 潘 涛(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