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精神障碍终身患病率为16.57%,年患病率为9.32%。精神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损害了患者的社会功能,有些重性精神障碍甚至会危及患者自身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我们应该十分重视精神障碍的治疗。
目前,精神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等,其中以电休克治疗(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ECT)为代表的物理治疗在国际已有近90年的使用历史。实践证明,ECT对多种精神障碍、多组精神症状群均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但由于ECT可能造成患者的骨折风险以及治疗前患者的预期性焦虑、恐惧等问题,影响了临床使用。20世纪50年代,基于麻醉技术的进步,国际上开始尝试在全身麻醉和肌肉松弛剂使用下的ECT治疗技术,称为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ic onvulsive
therapy,MECT),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引进并应用于临床,目前国际较多精神障碍的治疗指南均将改良电休克治疗列入规范合理治疗的选项之一并广泛应用。
由于改良电休克治疗涉及电流调节、麻醉剂使用、肌肉松弛剂使用、心肺复苏等多个技术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技术要求,改良电休克治疗的实施质量会影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临床医师应该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疗效为导向,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规范使用改良电休克治疗。
本书主编陈翔春副主任医师、吴彦主任医师、高红艳副主任医师及各位编委,长期工作在精神科临床第一线,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他们基于临床实践,将改良电休克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编写了这本《改良电休克治疗临床应用规范》。本书从硬件设施、人员资质、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恢复、护理、法律要求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改良电休克治疗的临床应用。
本书对从事或非从事改良电休克治疗工作的临床精神科医师、麻醉师、精神科护理人员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对精神科住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医学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心理咨询治疗从业者具有学习借鉴作用。
上海市精神卫生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宋立升教授
前言:
每一位在精神科工作过的医务人员也许都有同感,每当遇到有强烈自伤、自杀行为的严重抑郁症患者,或者木僵拒食又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者,精神科的药物会显得苍白无力,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控制病情,这对科室的安全管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时大家就会想到采用改良电休克治疗,是的,改良电休克治疗作为精神科四大治疗手段之一,针对上述患者,优势明显。电休克自从20世纪3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经久不衰,足见其在临床中的生命力。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治疗手段不断被改善,从有抽搐到无抽搐,适应证不断被拓展。本书结合多位有经验的精神科医师的实践经验对改良电休克治疗做些总结,希望对同道的工作有所帮助。
陈翔春
第一章改良电休克治疗的起源/ 001
第一节概念/ 001
第二节历史回顾/ 003
第三节精神病与癫痫/ 004
第四节电休克治疗的发现与发展/ 005
第五节电休克治疗的应用/ 009
第二章改良电休克治疗的原理与相关假说/ 012
第一节改良电休克治疗的原理/ 012
第二节改良电休克治疗的相关假说/ 018
第三章改良电休克治疗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022
第一节改良电休克治疗室清单/ 022
第二节改良电休克治疗室人员配备及工作制度/ 023
第三节改良电休克治疗常用的静脉用药及其特点/ 025
第四节改良电休克治疗仪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029
第五节改良电休克治疗术前评估/ 036
第六节改良电休克治疗的临床治疗技术/ 038
第七节改良电休克治疗的临床适应证/ 042
第八节改良电休克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067
第九节改良电休克治疗的频率与治疗次数/ 068
第十节改良电休克治疗术后访视工作/ 070
第十一节改良电休克治疗时特殊患者的处理/ 071
第十二节改良电休克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074
第四章改良电休克治疗的护理/ 081
第一节护理人员职责/ 082
第二节改良电休克治疗护理/ 083
第三节改良电休克治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090
第四节改良电休克治疗心理护理/ 092
第五节改良电休克治疗室管理及要求/ 094
第六节改良电休克治疗护理工作制度/ 095
第五章改良电休克治疗相关人文与法律及制度建设/ 103
第六章心肺复苏抢救预案/ 108
附一心肺脑复苏抢救程序/ 111
附二改良电休克治疗流程/ 112
参考文献/ 115
¥ 20.00
¥ 98.00
¥ 58.00
¥ 198.00
¥ 60.00
¥ 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