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书城!

风湿骨病影像诊断学

  • ISBN:978-7-5428-8134-2/R·490
  • 著译者:主编 郭永昌 曹玉举 闫文涛 编写者名单 主 编 郭永昌 曹玉举 闫文涛 副主编 杨志敏 顾威威 王俊发 孙宝霞 张鑫杰 张洪赞 编 委 师亚可 黄雅平 刘 佳 陈孝永 宋桂娟 韩金环 朱 娟 熊征宇 吕妮妮 高贝贝 高 亮 谢 尊 秦俊晓 郭悦雯 苏梦杰 董树平 甘建军 邓红玲 郭星辉 崔朋涛 刘子嘉 韩 胜 李文茜 沈彩红
  • 出版时间:2024年8月
  • 定价¥98.00
  • 印次
  • 版次
  • 装帧
  • 开本/字数:16开
  • 视频资料下载

序言


风湿骨病是以骨、关节、肌肉运动系统受累为表现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医学影像技术在骨、关节、肌肉运动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监测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骨伤专科医院,该书主编郭永昌院长及其团队长期奋战在风湿骨病诊疗一线,临床经验丰富,并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特将其在风湿疾病及骨病方面的临床经验与影像资料结合整理编撰成书,与广大临床工作者和影像学爱好者分享,此举实乃高风亮节,值得颂扬!

该书图文并茂,重点突出风湿骨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表现,不仅有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资料,还囊括了部分罕见病的影像资料,实属珍贵。故期望该书能为广大医疗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为风湿骨病患者的精准诊疗提供帮助!






                   国医大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4年5月



前言


风湿骨病作为临床常见的骨、关节、肌肉运动系统相关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骨、关节、肌肉运动系统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医学影像学包括传统的放射诊断学、超声成像、核素检查、CT、MRI、介入放射学等多个领域,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形态学诊断,而是发展为治疗和诊断并重的学科,在骨、关节、肌肉运动系统相关疾病医疗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更好地预防和诊疗风湿骨病,提高诊断准确性,本书应运而生。   

我长期从事风湿骨病的临床诊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我院是中医骨伤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患者遍布全国各地,因此拥有丰富的病历资源。医院的影像科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如西门子MAGNETOM Skyra 3.0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荷兰飞利浦brilliance 16排CT、日本岛津500毫安(DR)X线机等,积累了大量的风湿骨病影像资料。基于此,我愿意将个人的临床经验及研究团队在风湿骨病方面的影像诊断资料编写成书,分享给广大临床医师和影像学爱好者。

本书共分为11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影像学在骨病中的应用;第二、三、六、七章和第十章介绍了骨关节疾病的表现,包括发育畸形、软骨发育障碍、骨关节创伤和感染;第四章介绍了风湿骨病的影像学诊断;第五章介绍了骨缺血与硬化性疾病;第八章探讨了骨肿瘤;第九章介绍了生化、内分泌与代谢性骨病;第十一章详细介绍了脊柱及脊髓病变。每一章从概述、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我们强调图像在书中的重要性,因此书中包括了X线、CT、MRI等多种技术的影像,每张图片都附有详细的注解,以便读者理解。

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应用表明,影像学技术在风湿骨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风湿骨病影像诊断学可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降低误诊和漏诊的风险。其次,风湿骨病影像诊断学可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最后,风湿骨病影像诊断学还可以监测治疗效果,为临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风湿骨病影像诊断学将取得更多突破,为风湿骨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便利。此外,它还将与其他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生物力学等相互融合,为风湿骨病的防治提供更多创新思路。本书可以为医学专业人士提供关于风湿骨病影像诊断的宝贵资源,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我们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医学领域中一个有益的参考工具,为广大临床医生和医学生提供帮助。

参与编写本书的所有编者都在各自领域承担着繁重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任务。但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他们仍然付出了大量心血。他们不仅仔细研究了国内外最新的文献,在介绍风湿骨病的经典理论和前沿技术时,还毫不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感谢郑州市中医药学科领军人才培养项目资助。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临床医生阅读和参考。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可能存在欠妥之处,恳请读者斧正,以帮助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最后,再次感谢所有参与编写和编审本书的人员,以及各位读者。祝愿您在风湿骨病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学习实践中取得成功。



郭永昌

                              2024年6月

    


第一章  影像学在骨病中的应用 / 001 

第一节  X线检查技术 / 001

第二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 002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 / 004

第四节  核医学显像 / 006 

第五节  关节造影 / 006

第六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介入技术 / 008

第七节  骨密度 / 008

第八节  图像融合 / 010 

第二章  骨关节病的基本表现 / 011 

第一节  骨病变的基本表现 / 011

第二节  关节病变的基本表现 / 016 

第三章  骨关节发育畸形与骨软骨发育障碍 / 020 

第一节  四肢骨关节 / 020 

第二节  脊柱 / 033 

第三节  骨软骨发育障碍 / 046

第四节  黏多糖病 / 064 

第四章  风湿骨病影像学诊断 / 068

第一节  类风湿关节炎 / 068

第二节  强直性脊柱炎 / 073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 078

第四节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 085

第五节  系统性硬化症 / 091

第六节  痛风 / 096

第七节  假性痛风 / 100

第八节  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 / 101

第九节  肠病性关节炎 / 107

第十节  银屑病关节炎 / 110

第十一节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 112 

第十二节  血友病性关节炎 / 115

第十三节  Reiter综合征 / 118

第十四节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 120 

第五章  骨缺血与硬化性疾病 / 123

第一节  骨坏死 / 123

第二节  骨梗死 / 139 

第三节  剥脱性骨软骨炎 / 142

第四节  致密性骨炎 / 143

第六章  骨关节创伤 / 146

第一节  四肢骨折 / 146

第二节  颅骨骨折 / 150 

第三节  鼻骨骨折 / 152 

第四节  躯干骨骨折 / 154

第五节  儿童骨折 / 159

第六节  关节脱位 / 160 

第七节  关节内损伤 / 161 

第八节  骨化性肌炎 / 165

第九节  骶骨衰竭骨折 / 167

第十节  关节积脂血症 / 168

第十一节  撕脱性骨皮质不规则 / 170

第七章  骨关节感染 / 172

第一节  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 172

第二节  化脓性骨关节炎 / 180

第三节  慢性骨脓肿 / 183

第四节  骨关节结核 / 185

第五节  先天性梅毒树胶肿 / 192

第八章  骨肿瘤 / 194

第一节  成软骨性肿瘤 / 194

第二节  成骨性肿瘤 / 210

第三节  成纤维性肿瘤 / 221 

第四节  血管肿瘤 / 227

第五节  富于破骨巨细胞肿瘤 / 233

第六节  脊索瘤 / 238

第七节  骨其他间叶肿瘤 / 240 

第八节  造血系统肿瘤 / 254

第九节  骨和软组织未分化小圆细胞肉瘤 / 260

第十节  骨遗传性肿瘤综合征 / 262

第九章  生化、内分泌与代谢性骨病 / 266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 / 266

第二节  维生素D代谢障碍 / 268

第三节  肾性骨病 / 270

第四节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 271

第五节  糖尿病性骨关节病 / 274

第六节  骨软化症 / 275

第十章  退行性和创伤性骨关节病 / 278

第一节  骨性关节炎 / 278

第二节  创伤性关节炎 / 280

第三节  髌骨软化症 / 282

第四节  SAPHO综合征 / 284

第五节  骨膜炎 / 285

第六节  神经营养性关节病 / 287

第七节  髌股关节皮质凹陷征 / 290

第十一章  脊柱及脊髓病变 / 292

第一节  脊柱退行性变 / 292

第二节  脊柱滑脱 / 295

第三节  椎小关节退行性变 / 297

第四节  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 / 299

第五节  许莫结节 / 301

第六节  软骨结节 / 303

第七节  永存骨骺 / 304

第八节  椎间盘突出 / 306

第九节  椎管狭窄 / 309

第十节  脊髓损伤 / 311 

第十一节  脊髓炎 / 314 

第十二节  脊髓空洞症 / 317

第十三节  神经鞘膜囊肿 / 319

第十四节  脊膜膨出和脊髓脊膜膨出 / 321

第十五节  终丝栓系综合征 / 323

第十六节  脊膜瘤 / 326

第十七节  脊髓室管膜瘤 / 329

第十八节  神经鞘瘤 / 331

第十九节  神经纤维瘤 / 333

参考文献 /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