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本书的评价
◇
本书作者致力把化学和人文、科学和语言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时而结合化学讲文化,时而结合文化讲化学,时而结合语言讲化学,时而结合化学讲语言,各种典故信手拈来,各种故事妙趣横生,各种分析引人入胜。
——涂善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化工学会会士
◇
本书深入语言文字的内核,打破汉语、英语、化学词汇、专有名词之间的界限,带领读者感受其中的哲学、思想、文化甚至情感。作者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现代科学的精神融会贯通,将科学研究与人文道德紧密关联,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唐本忠,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
◇
世界上古文明对我们今天的化学学科有哪些贡献?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文化传承、文学小说等和化学的发展又有怎么样的关联?缪煜清教授在《化学的文化密码》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度挖掘,给出了详细的阐述。作者历史、文学和化学功底深厚,著作语言通俗生动,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一口气看完才呼过瘾。这本书不管是对化学的初学者,还是对专业化学工作者,都会有非常好的启示。
——游书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
读缪煜清教授科普新著《化学的文化密码》,喜不自禁,填《浪淘沙令》词一首,以示祝贺:
化学呈神奇,仔细剖析。探根溯源问披靡。解字说文寻本意,成果欢怡。
思考奠新基,独辟径蹊。学科融会去藩篱。妙趣横生科普作,滋润心脾。
——苏青,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
内容提要
化学并非枯燥无味的知识体系,它是丰富的、有趣的、有情的、有血有肉的。它并非孤立于这个世界,而是深深植根于整个科学和知识体系,植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地,表现宇宙万物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容纳人类社会千姿百态的文化内涵。化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思想和故事等,它们看起来千变万化,实则彼此关联。书中既讲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等文明对古代化学认知与实践的贡献,也挖掘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传统文化中与化学相关的智慧和结晶。
本书从宏观的视野认知世界和科学的整体性,适合化学工作者或科学、哲学爱好者探究科学与人文哲理的融通魅力,打破学科壁垒,融通百科真知!本书也适合作为中学生、大学生或研究生的参考书,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哲学甚至语言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形成学科关联的思想,感受探究式学习的快乐。
作者简介
缪煜清,上海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化学快报》(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编委。以“国家需求、人民健康”为理念,创建了铋科学研究中心,围绕铋及关键金属在健康医学领域的应用开展研究。在Chem. Rev.、ACS Appl. Mater. Interf.、Nanoscal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若干。研究化学史、科技史、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内容,出版《沪江大学化学史》《化学专业英语》《巧妙学单词》等作品。
001 — 前言 化学呼唤融通式学习
007 — 第一篇 古国中西源流长
009 — 美索不达米亚的化学
016 — 古埃及文明中的化学
023 — 古希腊哲学及其化学
029 — 古印度文明中的化学
035 — 阿拉伯世界及其化学
039 — 中国传统文化与化学
049 — 第二篇 人文哲思此中蕴
051 — 《西游记》中的化学知识
057 — 软烟罗之秋香色考证
060 — 为什么绿色代表有毒
063 — 五味调和之食物化学
066 — 化学仪器之秤与天平
070 — 燃烧理论与呼吸代谢
076 — 炼丹术炼金术之思考
081 — 分形论与无规则振荡
086 — 看大自然充满节奏感
090 — 海纳百川之水的智慧
092 — 波粒二象与质能关系
099 — 第三篇 咬文嚼字觅真意
101 — 化学知识解读汉字青
106 — 五行之金曰从革考辩
110 — 方口吕品晶星器释读
119 — 汉语中化学相关的词
123 — 汉语字词的化学命名
129 — 时空有无与大小聚散
133 — 野马尘埃热气气溶胶
138 — 圆形文化之化学符号
145 — 第四篇 探根溯源寻奇趣
147 — 化学之学道法术技艺
149 — 有机组织与分析裂解
152 — 点击化学VS卡扣化学
155 — 化学元素的趣味命名
159 — 细胞电池与切割刻度
162 — 糖甜胶黏与盐咸薪水
164 — 同异相生与对立统一
168 — 相似相同之同类相聚
170 — 邻位间位对位波罗蜜
173 — 微小粒子与聚集成团
175 — 火热煅烧产生卡路里
177 — 什么是化学键化合价
179 — 汉语和英语音义巧合
181 — 后记
184 — 附录
186 — 参考文献
¥ 20.00
¥ 98.00
¥ 58.00
¥ 198.00
¥ 60.00
¥ 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