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本书的评价
◇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思想深邃的著作,我们不应该对这个话题一无所知。
——邓肯·普里查德(Duncan Pritchard),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哲学教授
◇
我们需要知道什么?作为哲学家或普通人,我们的认知义务是什么?在这本重要著作中,作者描绘了各种无知——应受谴责的无知、情境无知、政治无知等——并探讨了它们的来源、后果和伦理意义。对于关注认知义务范围(我们的基本道德责任)的认识论者和善于反思的人来说,这本条理清晰、言之有据的跨学科著作应该是必读书。
——阿梅莉·罗蒂(Amlie Rorty),美国哲学家
◇
这是一本令人愉快的读物,涉及多个领域的各种历史和新兴研究范畴……文笔通俗易懂,以一种有趣且令人信服的方式探讨了许多非常重要的话题。
——《圣母大学哲学评论》(Notre Dame Philosophical Reviews)杂志
◇
本书对有知与无知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两者所涉及的行为体,进行了生动、广泛而系统的研究,令人耳目一新。
——《精选》(Choice)杂志
内容提要
如今已是信息时代,但我们依旧孤陋寡闻。无知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不学无术却引以为傲的风气大行其道;阴谋论和伪科学甚嚣尘上;人们轻易接受假新闻和反复出现的谬误,并形成了坚定的信念。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都生活在无知中。未知事物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在本书中,哲学家德尼科拉探讨了无知,展现了无知的丰富性、持久性以及带来的后果。
本书旨在理解无知,乍一看有些自相矛盾——未知事物怎么会变得已知,同时仍然是未知的?德尼科拉认为,无知不只是一种缺乏或虚空,它与知识有着动态而复杂的相互作用。他采用广泛的哲学方法,使用住所、边界、限度和视界作为隐喻,探究了不同形式的无知,并描述了滋长各种无知的文化。
无知既不纯粹也不简单,既是指责和祸害,又是辩解和护身符。本书对无知进行了深入研究,不仅思考了无知的来源、类型和影响,剖析了无知与知识的相互关系,而且探索了无知的德性——在某些情况下,无知在道德上是有益的,甚至可能是美德的伴生物。
本书获得美国出版商协会颁发的“2018年哲学领域专业与学术卓越奖”。
作者简介
丹尼尔·R.德尼科拉(Daniel R.DeNicola),美国哲学家、教育家,1973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葛底斯堡学院教务长(1996—2006年)、哲学系主任(2015—2018年),现为哲学荣休教授,著有《学会繁盛——博雅教育的哲学探索》(Learning to Flourish: A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 of Liberal Education,2012),《无知有解——未知事物的奇妙影响》(Understanding Ignorance: The Surprising Impact of What We Dont Know, 2017),《道德哲学现代导论》(Moral Philosophy,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2018)。
001—序言
005—第一篇无知的意象
007—第一章无知的影响
020—第二章设想无知
037—第二篇作为住所的无知
039—第三章居于无知
057—第四章天真与无知
075—第三篇作为边界的无知
077—第五章描绘我们的无知
092—第六章被建构的无知
111—第七章无知的伦理
131—第八章无知的德性与劣性
153—第四篇作为限度的无知
155—第九章可知之限度
177—第十章管理无知199—第五篇作为视界的无知
201—第十一章无知的视界
219—后记无知与认识论
234—注释
254—参考文献
264—无知咋整?(译后记)
¥ 20.00
¥ 98.00
¥ 58.00
¥ 198.00
¥ 60.00
¥ 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