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本岀的评价
◇
本书作者是一名来自工程师家庭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无数次惊叹于作者知识的广博,无论是前沿的行星科学探索,还是人类正在开展的航天工程实践,以及跨学科领域的技术进展,无不彰显作者深厚的科学人文底蕴、对小行星领域的深入理解、对科学技术和工程的融会贯通。引人入胜的是,作者用“爱、恐惧与贪婪”将小行星科学探索、小行星安全防御和小行星资源利用有机结合起来,以一种公众很容易理解但又不失科学性的方式,把小行星与人类过去、现在、未来的关系娓娓道来,并畅想了小行星在人类未来太空探索中的独特机遇。本书构思巧妙、文笔生动活泼、翻译质量上乘,读来令人赏心悦目,是一部让读者全面认识小行星的佳作。
——李明涛,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
◇
本书是一次愉快的旅程,围绕着太阳系最危险、最有用的天体,从宇宙最初的遗留物和大灭绝的原因,到成为太空万亿富翁的机会。写得真棒!
——约翰·马瑟(John Mather),
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
马丁·埃尔维斯对小行星之所以有趣的所有原因进行了一次精彩的研究。他不仅是一位专家,而且是一位流畅而风趣的作家。
——马丁·里斯(Martin Rees),
《人类未来》(On the Future)和《六个数》(Just Six Numbers)的作者
◇
马丁·埃尔维斯的文笔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他向我们展示了为什么开采小行星不仅需要钻探设备和宇宙飞船,而且需要以正确的方式进行。
——弗兰克·怀特(Frank White),
《概述效应》(The Overview Effect)的作者
◇
作者对太阳系未来的知识、技术和财富创造进行了生动、全面的展望。对于天文学和航天爱好者、长期投资者和有胆识的风险投资人来说,这是一本好书。
——菲利普·坎贝尔爵士(Sir Philip Campbell),
《自然》(Nature)杂志主编
◇
本书是一份关于我们在处理小行星采矿这一艰巨任务时将面临问题的全面调查,通俗易懂又令人惊奇。马丁·埃尔维斯指出,长期主义的思维方式将对人类探索宇宙至关重要。
——杰西·凯特·申格勒(Jessy Kate Schingler),
开放月球基金会(Open Lunar Foundation)
◇
《小行星》是一部独特而引人注目的著作,它探讨了小行星、太空旅行和天文学的相关科学,并对小行星探索的实用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引人入胜的研究。——格雷戈里·J.格布尔(Gregory J. Gbur),
《下落小猫与基础物理学》(Falling Felines and Fundamental Physics)的作者
内容提要
太空旅行是一项极其昂贵和困难的事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呢?在这部通俗而权威的著作中,天体物理学家马丁·埃尔维斯给出了答案——对于小行星探索,人类的强烈动机就是爱、恐惧与贪婪。
首先,我们的动机是对科学的爱:对小行星的研究可能会让我们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生命的起源。其次,恐惧或许是更有说服力的理由:以防一颗“恐龙杀手”大小的小行星撞上我们的星球。此外,贪婪也是重要因素:小行星可能蕴藏着巨大的财富,例如大量的铂金矿藏,开采它们既可以提供一个新的产业,也可以为更大胆的太空探索提供资金来源。
从探寻生命的起源到“太空台球”和太空采矿,作者探讨了小行星在不远的将来可能被利用的方式,并由此阐释了在探索小行星的过程中,我们的三种动机如何能够得到满足,以及它们如何相辅相成。
作者简介
马丁·埃尔维斯(Martin Elvis),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多年来,他专注于X射线天文学、黑洞、类星体和小行星的研究,在权威期刊上发表了300多篇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15 000,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确定的天文学和空间物理学领域250位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研究人员之一。 2007年,他获得了倍耐力国际多媒体科学传播奖。小行星9283 Martinelvis以他的名字命名。
001 — 前言
002 — 致谢
005 — 关于正文的说明
007 — 引言:为什么要勇往直前?
013 — 第一篇 场景
015 — 第一章 小行星:入门
039 — 第二篇 动机
041 — 第二章 热爱
059 — 第三章 恐惧
085 — 第四章 贪婪
107 — 第三篇 方法
109 — 第五章 热爱:小行星的科学研究
125 — 第六章 恐惧:如何应对小行星威胁
141 — 第七章 贪婪:小行星勘探
185 — 第四篇 机遇
187 — 第八章 离开地面拥有太空
230 — 第九章 让太空对资本更安全
260 — 第十章 着眼长远
277 — 注释
315 — 图片来源
¥ 20.00
¥ 98.00
¥ 58.00
¥ 198.00
¥ 60.00
¥ 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