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书城!

治水管海——水文科技创新

  • ISBN:978-7-5428-7025-4/N·1064
  • 著译者: 胡欣 主编
  • 出版时间:2020年1月
  • 定价¥48.00
  • 印次
  • 版次
  • 装帧
  • 开本/字数:16开
  • 视频资料下载

      1978—2018,上海水文走过了整整40个年头。

      这期间,上海水文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1978年,上海市水文总站正式成立并开始统一管理全市水利系统水文站网。1990年,上海市水文总站在黄浦公园水位站安装了自动遥测水位装置,标志着本市潮位测报进入自动化时代。1994年7月,经上海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上海市水文总站加挂上海市水环境监测中心牌子,标志着本市水文工作向水文观测和水环境监测并重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3年,上海市水务局将水情测报的职能划归水文总站,并将防汛遥测系统移交总站进行管理,标志着上海水文在防汛水情测报方面承担了实质性的工作。2017年9月,上海市水文总站顺利完成了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体制改革。

      上海水文的发展,恰逢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遥想当年,上海市水文总站在成立之初,设备、技术落后,测站数量少且位置偏僻,工作条件恶劣,交通、通讯很不方便,人员、技术层次相对较低,几乎处在被人遗忘的角落。“荒草没膝,野蒿拂衣,暮云低垂,路狭人稀,一处独院几间矮屋”,是对当时上海水文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水文等基础性公益事业的日益重视和持续投入,在市水利(水务)局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市水文系统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上海水文工作乘风破浪、披坚执锐、积极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在基础建设、设备更新、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制度完善、行业管理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开创了上海水文的新局面。

      水文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监测、分析、评价水资源的量、质及时空分布变化规律,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水问题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上海水文在本市防汛防台水情测报、水环境监测、水源地选址论证和安全运行保障、重大涉水工程调查监测和技术评估、重大水事灾害应急监测、水资源调查分析评价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落实河湖长制、开展中小河道整治和全市消除黑臭河道治理中,上海水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涌现了许多动人的事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水文人艰苦卓绝的监测和分析工作,河湖长制就难以顺利落实,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碧水保卫战也不可能取得胜利。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和上海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水安全、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出现了很多新情况,面临着很多新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引起本市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数量增加明显,最高潮位、最大降水量屡破历史极值;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的全面投入运行,使长江河口来水来沙情势发生了显著变化,青草沙水库、陈行水库等水源地受咸潮入侵影响加剧;引江济太工程等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太浦河等防洪工程,以及一系列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使得影响本市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工况条件发生了明显改变;与经济快速发展相对应的水环境治理的相对滞后,使河流湖泊水环境恶化明显,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水文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面对本市涉水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上海水文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动转变工作思路,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聚焦关键技术问题,大力开展水文科学研究,提高水文工作的技术含量,努力解决本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体现水文工作的社会价值。要时刻关注国内外水文科技的发展动态,与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模式,积极开展科技攻关,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努力提高水文分析评价论证的水平;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仪器装备,努力提高水文观测监测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送出去、引进来等途径,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要创新机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切实提高水文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以水文行业管理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市区水文技术的整体水平,促进均衡发展。

      当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对水文工作都非常重视,水文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上海水文应牢牢抓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机遇,准确把握水文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要紧密围绕全市水务中心工作,努力探索,大胆创新,开创21世纪水文工作新局面。

      2018年全体上海水文技术工作者群策群力,把辛勤工作和研究的成果凝聚成一本《治水管海·水文科技创新:2018年上海市水文科技论文集》,这是对水文科技工作的一次认真总结,是对上海水文的一次深入宣传,也是对水文科技创新的一次生动诠释。我们有理由相信,以上海市水文总站成立40周年为契机,继往开来,开拓进取,上海水文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第一部分   综合研究

      21世纪以来上海市水情新变化及其成因与影响分析…1

何金林,韦浩,莫丹锋,王鑬臻

      人工湖泊滴水湖水生态环境演变分析…12

刘水芹,王全喜,曹玥

      “菲特”台风致上海市黄浦江上游特大水情及其对策的再探讨…22

何金林,李帆,李铖,华祖林,汪靓

      近67年来黄浦江上游地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31

黄慧慧

      上海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44

肖群

      黄浦江上游水质年际变化趋势分析…55

戚浩强,席彦凯,徐辉,吴军新,杜迎燕,肖群,刘君

      潮流垂向分布规律研究及其应用…64

吴荣华,张月萍

      黄浦江沿线地面沉降特征及其防汛影响分析…71

张月萍,吴荣华,林金鑫,文啸

      崇明堡镇岸段警戒潮位核定研究…82

聂源,顾圣华,李琪

      浅谈企业环境行为与评价…89

黄严华

      自动测报系统与固态存储降水资料对比分析…95

陈娟

      落差指数法在流量推算中的运用…102

顾忠华,陈娟

      平原感潮地区边界水闸常规引清调水对内河水质影响分析…109

李迷,高敏,周全,孟钲秀



第二部分   监测分析

      固态存储设备潮位观测方法研究…118

杜迎燕

      感潮河段水文巡测方法研究…126

杜迎燕,陈利晶

      国外典型河口水文监测对长江河口水文监测的启示…132

李琪

      平原河网区水土保持监测体系研究…138

毛兴华,李琪

      长江口水文监测站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45

易文林,顾圣华,李琪

      长江口海域水质传感器试验场站点组成设计与试验…153

季铁梅,田华,胡庆松

      无人机LiDAR系统在滩涂测绘中的应用研究…163

文啸,吴荣华

      基于AIS系统的长江口水文测站避碰系统研究…170

颜康,田华

      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178

李强,田华,姜民



第三部分   区域水文

      浦东新区理论最大安全降雨量计算及梯度雨量闸门调度方案研究…190

周全,孟钲秀,李迷

      上海吴淞江上游水文特性变化规律分析与研究…202

韦浩,何金林,毛兴华

      宝山地区蒸发量变化趋势初步分析…207

莫丹锋

      水文模型技术在水闸扩建方案中的应用…213

顾忠华

      奉贤区内河水位与暴雨径流关系…221

夏玉兰,王安

      闵行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现状…231

陈娟

      基于ArcGIS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松江区面雨量的研究…239

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