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书城!

深海浅说

  • ISBN:978-7-5428-7335-4/N·1096
  • 著译者:汪品先 著
  •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 定价¥88.00
  • 印次
  • 版次
  • 装帧
  • 开本/字数:16开
  • 视频资料下载

引言: 

     深海,是新世纪谈论的新题目。从20世纪晚期起,人类开始进入海洋内部,对于深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认识,这些认识正在成为科技发展和国家决策的重要依据。于是出现了一连串问题:深海什么样?深海里有什么?当前开发深海的国际竞争,我们如何应对?这类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和媒体的热议,可惜在华语文献里至今缺乏适用的介绍材料。

     其实深海是科普的绝佳材料,不但地球上最大的山脉、最深的沟谷都在深海,连最大的滑坡、最强的火山爆发,也都发生在海底。撰写这本《深海浅说》,就是想提供一份既能获取深海知识,又能当作消闲读物看的科普材料。全书8章31节,附图150幅,从深海的基础知识,一直讲到深海的开发利用,说明海洋既不能当作聚宝盆,也不该用作垃圾桶。在学术方面,本书也力求深入浅出,多用插图,争取既能反映国际科研的最新进展,又能追溯历史、揭示科学发现的过程。

     本书是在十多年干部培训与科普报告的基础上,收集新资料加工整理而成。定位是海洋科学的简明介绍,让读者用尽量短的时间,获得相对深入的了解。为了集中主题、提高效率,本书回避了三方面的内容:一不是教科书,并不解释基本概念,也不提供系统知识,而是注意材料的趣味性和文字的可读性;二不汇报国内进展,只是通过实例剖析和历史回顾,介绍海洋科学的认识过程和争论;三不包括人文科学,介绍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及相关技术的发展。

     最后,作者想学学“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真诚希望有更多的国人抽时间读一读这本小册子。原因是我国传统文化里海洋因素不强,而世界上海洋、尤其是深海的知识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现在华语文献里海洋出版物不少,只是对当前进展反映滞后,甚至于相互传抄、以误传误。同时也得承认:海洋科学的面太宽,此书的内容太广,有失误之处欢迎读者指正。 

 

作者简介:

       汪品先,1936年生于上海,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1960年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毕业,1981—1982年获洪堡奖学金在德国基尔大学进行科研工作,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专长古海洋学和微体古生物学,主要研究气候演变和南海地质。致力于推进我国深海科技的发展,开拓了我国古海洋学的研究,提出了气候演变低纬驱动等新观点。积极推动深海海底观测,促成了我国海底观测大科学工程的设立。同时,还成功地推进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提倡强化科学的文化内蕴,并身体力行促进海洋的科普活动。著有Geology of China Seas,《地球系统与演变》等大量著作。

      1999年在南海主持中国海首次大洋钻探,开我国深海科学钻探之先河。2011—2018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该项目为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的基础研究计划,使南海进入国际深海研究前列。2018年深潜南海,发现深水珊瑚林。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欧洲地学联盟的米兰克维奇奖,以及伦敦地质学会名誉会员、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等荣誉。曾担任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国际海洋联合会(SCOR)副主席、国际过去全球变化计划(PAGES)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发起“亚洲海洋地质会议”系列,并主持全球季风等多个国际工作组。是第6、7届全国人大代表,第8、9、10届全国政协委员。

 

引  言 \ I

       

第一章

初探深海大洋 \ 001

   第一节  海洋的早期探索 \ 002

   第二节  海底测量“三部曲” \ 009

   第三节  深层海流 \ 014


第二章

发现海底是漏的 \ 023

   第一节  海底并不静寂 \ 024

   第二节  潜入深海 \ 031

   第三节  深海热液 \ 035

   第四节  深海冷泉 \ 042

   第五节  海底是漏的 \ 045


第三章

发现第二生物圈 \ 049

   第一节  “永久的黑暗” \ 050

   第二节  热液与冷泉生物 \ 054

   第三节  海底下的深部生物圈 \ 062

   第四节  深海由动物造林 \ 067


第四章

海底在移动 \ 075

   第一节  海洋为什么深? \ 076

   第二节  大洋中脊 \ 081

   第三节  大洋深海沟 \ 090

   第四节  海底大地形 \ 097


第五章

解读深海档案 \ 107

   第一节  大洋钻探50年 \ 108

   第二节  小行星撞击地球 \ 113

   第三节  绿萍漂浮北冰洋 \ 117

   第四节  地中海干枯之争 \ 123


第六章

祸从海底来 \ 133

   第一节  地震与海啸 \ 134

   第二节  海底火山爆发 \ 145

   第三节  海底漏油和漏气 \ 155

   第四节  海底滑坡 \ 162


第七章

深海藏宝 \ 165

   第一节  多金属矿 \ 166

   第二节  烃类资源 \ 176

   第三节  生物资源 \ 186


第八章

无风也起浪 \ 191

   第一节  深海权益之争 \ 192

   第二节  海底的保护 \ 197

   第三节  权益之争与深海科技 \ 204

   第四节  人类与深海 \ 211


参考书目 \ 219

图片来源 \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