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书城!

科学之话语(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译丛)

  • ISBN:7-5428-4160-2/N.698
  • 著译者:[意]马尔切洛·佩拉
  • 出版时间:2006-11
  • 定价¥39.00
  • 印次
  • 版次
  • 装帧
  • 开本/字数:16开
  • 视频资料下载

《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案例100例》是很有特点的,它不刻意追求结构上的逻辑严密,而是注重追求思想性、启示性,更着眼于实际操作时怎样解决问题。在设计上分成八大模块,分别是:对“探索型主题活动”的认识;“探索型主题活动”的目标;“探索型主题活动”的主题;“探索型主题活动”的材料与环境;“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展开;“探索型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探索型主题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探索型主题活动”的管理与评价。在每一模块中,一般由10~20个问题串联而成,而对每一个问题的阐述又单独成篇。每一模块的结构一般分为“实录”、“思考”、“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或“建议尝试的活动”。我在阅读许多优秀幼儿园教师撰写的案例时,常常会被他们对幼儿的深情挚爱、富有哲理的警句、闪烁着思想火花的话语所深深感染。“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是上海二期课程改革提出的非常重要的思想。阅读整本案例集,我深深感受到每一篇文章无不透露着这一重要的思想,体现着上海二期课改的精神,它使每一位读者掩卷之后会对幼儿教师产生更高更深的崇敬感。我曾多次听到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对幼儿教师所做课题和个案的评价,并对叶澜老师的“幼儿教师所写的东西很见深度,她们是最认真的。”这一评价深有同感。         这本案例集在叙述案例时是很下功夫的。它基本上是一事一议,从案例中引发思考。每个案例仿佛是在讲故事,但它却是真实的,而且又是典型的。它或者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或者是把某个片断定格或放大。每个案例都富有启示,启迪人生,启迪对“探索型主题活动”的深刻认识。案例和案例串联起来,又完成了对某个问题的清晰说明。         每一模块都有一篇开篇语,这些开篇语基本勾勒了这一模块所阐述的深刻主题。这些开篇语都是幼儿园教师实践探索型主题活动的体验结晶,既深刻、富有哲理,又充满智慧和热情,显示出他们对课程改革的不懈追求,透露出他们对孩子的挚爱之情。这本案例集,对幼儿园园长加强对“探索型主题活动”的管理与指导,幼儿园教师更好地指导幼儿开展活动,无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也具有指导性。
走近新知识的海洋——《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案例100例》前言   王厥轩  5 追求·价值·反思   ——“探索型主题活动”研究综述与启示   黄琼  7 探索者的心路历程   ——“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幼儿的心理活动分析   蔡蓓瑛  12 模块一:对“探索型主题活动”的认识  1      幼儿天性的“呼唤”  2      探索,无处不在  4      让幼儿在课程的“跑道”上自由地奔跑  6      “奔跑”与“助跑”  9      一种“反传统”的课程  11      开放性———探索型主题活动的鲜明特点  16      如何面对幼儿的“意外”行为  18      让幼儿尽兴地探索 尽情地表达  19      “探索型主题活动”与“区角活动”  22      幼儿的探索活动和“多元智能”  24      小班幼儿能探索吗  27      对小班幼儿探索活动特点的认识  29      探索活动中男孩和女孩的表现一样吗  31      探索活动只是“研究型教师”的专利吗  34      追求过程的活动家长能接受吗  36 模块二:“探索型主题活动”的目标  39      目标与幼儿的经验  40      主题目标与学期目标、月目标的关系  42      即时目标与长远目标  44      “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对立吗  46      如何在探索活动中不断调整目标  48      幼儿在探索中偏离了教师的目标怎么办  50      当幼儿“跑题”时  52      当幼儿即时生成的活动与教师预设的目标产生矛盾时   54 模块三:“探索型主题活动”的主题  57      “预设”主题的价值  58      什么样的主题才真正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60      主题确立时有“参照标准”吗  62      探索型主题活动的主题是怎样确立的  64      当幼儿不喜欢教师预设的主题时  67      让幼儿自主“生成”主题  69      在师生互动中产生新主题  71      童言稚语“生成”主题  74      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矛盾吗  76      大主题与小主题  78      同一主题的不同开展方式  80      怎样的情况标志着一个主题该结束了  82      如何结束一个主题  83      主题是如何推动的  85      当主题开展遇到障碍时  87      “问题”与“主题”  88 模块四:“探索型主题活动”的材料与环境  91      材料是“无形”的教师  92      “高结构”材料与“低结构”材料  94      如何适时、适宜、适度地投放材料  96      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的材料一样吗  98      提供了材料,但幼儿互动不起来怎么办  101      调整材料的策略  103      幼儿自主收集资料的乐趣  105      幼儿的“资料包”  107      幼儿会对资料进行筛选吗  109      “第三只眼”看探索活动的环境  111      家庭、社区是探索材料的“大仓库”  113 模块五:“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展开  115      推动主题深入开展的策略  116      倾听童声———也是一种“策略”  118      质疑和挑战———探索活动展开的“助推器”  120      在质疑与挑战中与幼儿“抛、接球”  122      “抛、接球”的艺术  124      教师“介入”的方法  126      寻找探索的关键点  128      如何把部分幼儿的兴趣点变成全班幼儿的共同兴趣  131      材料在师生互动中的作用  134      材料暗示法的作用  136      利用材料创设一种变化的“环境”  137      探索活动展开中的“等待”与“点拨”  138      如何利用“问题”推动探索活动深入进行  140      如何判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探索活动是否有价值  142      如何看待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理论”  144      幼儿的“理论”若与科学概念相违背时,是否要干涉  146      幼儿对一些“深奥”的问题感兴趣时,教师应如何处理  148      如何帮助幼儿解决探索中遇到的“深奥”问题  150      一次“不成功”探索的启示  152      幼儿出现“破坏性”的探索行为怎么办  153 模块六:“探索型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  155      主题开展阶段如何进行分组  156      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158      如何在合作中获得发展  160      幼儿个体经验的碰撞  162      幼儿分组探索时遇到的问题与教师的对策  164      合作中,幼儿会自主协调自己与同伴的关系吗  167      当幼儿离开自己的小组时  169      集体活动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的作用  170      两种不同风格的集体活动  172      小班幼儿有合作探索的能力吗  174      个别化探索中要有足够的“空间”  176 模块七:“探索型主题活动”中教师的作用  179      观察的角度和内容  180      观察,让教师学会许多  181      如何记录幼儿的行为  183      记录有价值的瞬间  186      解读幼儿的记录  188      解读幼儿的各种表达方式  190      如何分析幼儿的探索行为  192      重温,给教师和幼儿带来无限的快乐  194      重温,让幼儿的思想看得见  196      在教研活动中讲述幼儿的故事  198      “等待”的价值  201      如何学会“等待”  203      “等待”,越久越好吗  205      如何协调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207      个体经验与集体经验  209      帮助幼儿整合与迁移经验  211      关注幼儿最感兴趣的问题  213      捕捉幼儿兴趣点的艺术  215      给幼儿留下探索的空间  217      教师角色的转换  219 模块八:“探索型主题活动”的管理与评价  221      如何看待幼儿的探索行为  222      “探索行为”与“游戏行为”  224      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性评价  226      幼儿的成长档案袋  228      如何处理探索型主题活动与原来课程的关系  230      探索型主题活动在一周活动中的安排  233      园长的“放权”与“监控”  235      让家长一起参与探索  237      家长是幼儿园真正的合作伙伴  239      家长,是一个“资源库”  241      幼儿的探索与社区的资源  243      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  245
“探索型主题活动”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课程样式,已被公认为上海幼教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直面这一“新生事物”,人们不禁要问:“探索型主题活动”的研究定位究竟是什么?它追求怎样的目标取向?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它使我们在重新认识幼儿、认识课程、认识教师方面,赋予了哪些新的思考?我想,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将直接关系到“探索型主题活动”能否实现预期的改革目标。同时,这些问题,也正是这些年来,我们市教委教研室和思南路幼儿园、芷江中路幼儿园、浦东新区东方幼儿园、普陀幼儿园、七色花幼儿园、荷花池幼儿园以及长宁实验幼儿园,在合作研究中孜孜不倦地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