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书城!

迷人的科学风采——费恩曼传

  • ISBN:978-7-5428-5901-3/N·902
  • 著译者:约翰·格里宾 玛丽·格里宾
  • 出版时间:2014-06
  • 定价¥40.00
  • 印次
  • 版次
  • 装帧
  • 开本/字数:16开
  • 视频资料下载

社会精神医学是精神病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着眼于精神疾患与精神健康的人际关系与文化环境、处理精神疾患与社会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         本书简要介绍社会精神医学的起源、发展历史与国内外现状,配合医学模式的转变,突出社会精神医学的现实意义及其对精神卫生发展的影响,内容涉及社会经济地位与精神健康、精神疾患的社会反应、医学化与精神疾病,对成瘾行为、暴力攻击行为、自杀等关键性社会问题的关注与作用,以及社会精神医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等。         本书兼顾理论与实践,内容较为完整。全书共约29万字。读者对象为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精神卫生、公共卫生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中青年教师;普通高校及师范院校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专业师生;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尤其是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者;对精神卫生有兴趣的读者。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社会精神医学的定义、内涵和发展现状 / 1 一、 社会精神医学的定义和内涵 / 1 二、 社会科学向精神病学的渗透 / 4 三、 从以精神病院为基础向以社区为基础的转变 / 6 第二节 精神健康与疾病的社会建构 / 8 一、 精神疾病与“正常”的动态边界 / 8 二、 精神疾病的认知与标签化 / 11 三、 诊断分类的社会建构 / 14 第三节 不正常行为的医学化过程 / 20 一、 从囚禁到治疗 / 20 二、 行为的医学化过程 / 24 第四节 社会经济地位与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流行病学 / 27 第五节 社会精神医学的发展前景 / 30 第二章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 / 35 第一节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概述 / 35 一、 概念 / 35 二、 研究方法与常用指标 / 37 三、 研究工具 / 46 第二节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发展 / 51 一、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发展概况 / 51 二、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在中国 / 56 三、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前景展望 / 58 第三节 中国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 63 一、 多地区调查 / 63 二、 区域性调查 / 64 三、 特定病种的调查 / 67 第三章 预防精神医学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 71 第一节 预防精神医学 / 71 一、 一级预防 / 72 二、 二级预防 / 74 三、 三级预防 / 76 第二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 77 一、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任务 / 78 二、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特点及若干工作经验 / 78 三、 社区精神卫生的服务形式 / 80 第三节 康复精神病学 / 83 一、 精神康复的目的、内容及形式 / 83 二、 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措施 / 88 三、 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措施 / 91 四、社区精神卫生保健机构的工作内容 / 92 第四节 国内外精神卫生动态 / 94 一、 国家政策及近10年大事记 / 94 二、 国际动态 / 96 三、 Liberman开发的程式化技能训练 / 97 第四章 文化精神病学 / 100 第一节 文化的概念与文化精神病学的发展 / 101 一、 文化的概念 / 101 二、 对文化精神病学的研究 / 104 第二节 文化精神病学的范畴 / 108 一、 正常与异常的划分 / 109 二、 精神疾病产生的文化根源研究 / 110 三、 精神病理现象的跨文化现象 / 112 四、 对精神障碍的解释与求助行为 / 116 五、 文化与精神障碍的治疗 / 118 第三节 与文化精神病学相关的若干学科 / 118 一、 与医学相关的社会科学分支学科 / 118 二、 与社会文化相关的精神病学分支学科 / 119 第四节 文化精神病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0 第五章 精神卫生与法律 / 125 第一节 司法精神病学简介 / 125 第二节 司法精神病与法学和精神病学的相互关系 / 128 一、 司法精神病学与法学的关系 / 129 二、 司法精神病学与精神病学的关系 / 129 第三节 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概念与分级 / 131 一、 刑事责任能力 / 131 二、 民事行为能力 / 135 第四节 危害行为的动机及与责任能力的关系 / 139 第五节 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 / 143 一、 非自愿医疗与监护 / 144 二、 知情同意 / 146 三、 隐私保密 / 148 四、 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合法权益 / 150 第六节 精神卫生相关立法 / 152 一、 精神卫生立法概况 / 152 二、 精神卫生立法中的关键问题 / 155 第六章 医患关系及沟通技巧 / 160 第一节 医患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当前状况 / 160 一、 医患关系的历史演变 / 160 二、 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 / 162 第二节 临床沟通的伦理、法律和心理学基础 / 164 一、 临床沟通的伦理准则 / 164 二、 临床沟通的法律基础 / 165 三、 临床沟通的心理学基础 / 166 第三节 临床沟通的基本技巧 / 168 一、 临床沟通的核心技巧 / 168 二、 综合技巧 / 173 第四节 临床沟通技巧在实践中的综合运用 / 174 一、 解释病情、沟通诊断与协商治疗 / 174 二、 应对患者对自己同事的质疑 / 178 三、 传达临床坏消息的技巧 / 179 第七章 行为医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 185 第一节 概述 / 185 第二节 行为的基本特征与行为障碍的分类 / 189 一、 行为的基本特征 / 189 二、 行为障碍的分类 / 193 第三节 人类行为的社会、心理、生物学基础 / 194 一、 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 195 二、 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基础 / 202 三、 人类行为的社会学基础 / 215 第四节 行为治疗技术 / 220 一、 系统脱敏疗法 / 220 二、 冲击疗法 / 224 三、 厌恶疗法 / 225 四、 阳性强化法 / 226 第八章 成瘾行为 / 228 第一节 对精神活性物质的依赖 / 228 一、 精神活性物质 / 229 二、 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原因 / 233 三、 精神活性物质成瘾的危害 / 235 四、 精神活性物质成瘾的临床表现 / 238 五、 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防治策略 / 243 第二节 赌博行为 / 245 一、 赌博的概念及分类 / 246 二、 赌博的心理学动机与原因 / 247 三、 病理性赌博 / 248 第三节 网络成瘾 / 251 一、 网络成瘾的概念与分类 / 252 二、 网络成瘾的现状 / 253 三、 网络成瘾发生的原因 / 255 四、 网络成瘾的危害及诊断 / 257 五、网络成瘾的干预对策 / 260 第九章 暴力攻击行为 / 263 第一节 攻击行为的定义、历史与现状 / 263 一、 攻击行为的定义 / 263 二、 攻击行为的历史与现状 / 264 第二节 攻击行为的发生机制 / 265 第三节 攻击行为的预测与控制 / 270 一、 攻击行为的预测 / 270 二、 攻击行为的控制 / 272 第十章 自杀 / 276 第一节 概述 / 276 一、 背景 / 276 二、 自杀的定义 / 276 第二节 自杀的流行病学 / 277 一、 全球自杀统计的概况 / 277 二、 仔细看待自杀数据 / 285 三、 非致命的自杀行为和想法 / 286 第三节 自杀的影响因素 / 288 一、 心理因素 / 288 二、 生物因素 / 290 三、 社会因素 / 290 四、 环境因素 / 292 五、 宗教 / 294 第四节 自杀风险的评估 / 296 一、 临床评估 / 296 二、 相关量表检测 / 303 第五节 自杀危机干预的原则 / 305 一、 保证当事人的安全  / 305 二、 “助人自助———促使当事人自我成长”的干预核心理念 / 306 三、 “解决问题技术”的干预核心技术 / 307 四、 环境干预 / 309 五、 十四个“不要” / 310 第十一章 性行为及其相关问题 / 313 第一节 性禁锢与性放纵的历史与现状 / 313 一、 性禁锢的概述 / 313 二、 性放纵的概述 / 317 第二节 性禁锢与性放纵行为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324 一、 性禁锢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324 二、 性放纵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325 第三节 健康的性行为 / 326 第四节 与医学有关的性问题 / 327 一、 性功能障碍概述 / 328 二、 常见的性功能障碍 / 333 三、 性心理障碍及其处理原则 / 342 四、 常见性心理障碍 /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