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书城!

一部优秀的科学史专著——《中国遗传学史》

2020-04-13 11:14:34      2515


书评作者: 黄彰栋     

        本世纪初,我国遗传科学领域捷报频传,举世瞩目的遗传科学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因而,最近出版的我国第一部全面总结中国遗传学近百年发展史的专著——《中国遗传学史》,更备受人们的关注。

        《中国遗传学史》是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在编纂出版过程中受“国家自然基金会”、“华夏英才出版基金”、“上海科技专著出版资金”资助,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由于本书出版工作的需要,笔者有幸成为本书的第一批读者之一,得以全神贯注地通读了这部近百万字的巨著。读后深受鼓舞,受益匪浅,深感这是一部颇具中国特色的传秀科学史专著。

        《中国遗传学史》的主编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院士,他是中国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近百年中国遗传发展历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副主编则是多年研究中国遗传学史的赵功民研究员。他们为本书精心设计了一个合乎中国遗传学近百年来发展实际和特点的内容和结构框架。

        在内容撰写上,要求突出三个方面:一、遗传学在中国由于非科学本身的原因两次险遭灭顶之灾的教训和代价;二、中国遗传学家推动中国遗传学发展的艰难历程,他们的科学道德和科学成就;三、近二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遗传学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据这个内容要求,全书分为三篇:

        第一篇“遗传学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是全书主干。这篇的构架主要根据中国遗传学发展的特点,按时间顺序分成五个时期:一、开创奠基时期(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二、学苏窒息时期(1949年至1956年);三、争鸣微进时期(1956年至1966年);四、“文革”劫难时期(1966年至1976年);五、复苏发展时期(1976年至今)。共由八章组成。前四个时期由三章组成(包括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遗传学、建国以来的中国遗传学、文化大革命及拔乱反正时期的中国遗传学等)。复苏发展时期则由五章组成(包括中国遗传学会的成立和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中国遗传学、中国农作物育种遗传学的发展、中国人类和医学遗传学的发展、中国遗传工程的发展等)。这一篇中,既记载了我国特定社会背景下中国遗传学在近百年中经历的坎坷道路及经验教训,同时又着重记载了各个时期中国遗传学在研究和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时间里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二篇“历史的回忆”中,每篇文章的作者都是遗传学在中国发展长河中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他们都采用回忆方式,真实地记录了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亲身经历、值得存史的一件事或某个人。这些文章的集合,在总体上反映了中国遗传学的发展状况,为丰富和匡正中国遗传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第三篇“百年人物志”,是为推动中国遗传学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三十九位遗传学家作传。传记的内容注重于遗传学家个人生平、道德品质、创新精神、事业成就等方面的记述和评述。这不仅能反映遗传学家个人活动对遗传学发展所起的作用,而且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道德、杰出成就也将对后人起着无限的激励作用。应该说,值得作传的中国遗传学家远不止这三十九位,可能有不少遗传学家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列入,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值得称道的是,这部《中国遗传学史》是由我国近百位院士、研究员、教授和学者共同参与、组织和撰写的,是中国遗传学家和学者集体智慧和辛勤工作的结晶。

        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国遗传学史》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遗传学在中国发展的特殊坎坷历程;中国地大物博,中国遗传学家研究项目面广量大诸因素,这本科学史记载的内容不可能完美无缺,书中的观点也可能是一家或几家之言。因而书后附有一份中国出版的遗传学著作(1922至2000)目录,达八百余篇,以供进一步争鸣和修史参考。编者的严谨治学,由此可见。

        综观《中国遗传学史》全书,编纂思想明确,观点鲜明,史料丰富,结构合理,文字简洁,记载翔实,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学术价值极高的优秀科学史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