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3 11:14:34 2720 次
书评作者: 邢志华 发布媒体: 中国教育报
第74届奥斯卡已经尘埃落定,描写美国著名数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小约翰·纳什传奇一生的《美丽心灵》不负众望,一举囊括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女配角等4项大奖,成为了最大赢家。该片根据《纽约时报》女记者西尔维娅·娜萨的同名传记改编而来,在此之前已经获得了美国书评界的普遍赞誉,被称为知识分子传记的一个成功典范,久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而早在2000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便推出了中译本《普林斯顿的幽灵》,现在他们又推出了最新版本《美丽心灵》,该书向我们描述了一个疯狂天才美丽而又动荡的一生。
小约翰·纳什出生于弗吉尼亚的布卢菲尔德,他从小就是一个天才。但纳什性格孤僻,骄傲而难以亲近,他非常欣赏牛顿和尼采。牛顿曾在51岁时经历了一次精神崩溃,看到妄想幻象。虽然牛顿后来康复了,但他的学术生涯也因此划上了句号。尼采也是一个孤僻的人,后来疯了。纳什在三十岁之后也不幸得了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像尼采一样疯了。他陷入了可怕的精神错乱,沉浸在一系列的奇思怪想之中。这时,数学界逐渐出现一大堆以“纳什”命名的术语。但是,他已经从学者视野中消失,经常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猫着腰,拄着拐杖,自言自语,声称已经发现了《圣经》文本的巨大阴谋和秘密含义。他经常在普林斯顿大学著名的范氏大楼前游荡,成了一个充满哀怨的“普林斯顿的幽灵”。
但最终纳什在自己的努力和艾利西亚的照料下,在经受了30年的毁灭性精神崩溃之后,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谈到自己的“痊愈”,纳什认为这并不完全是一件“乐事”。他说:“如果查拉斯图特拉(哲学家尼采笔下的狂人)没有疯狂的话,他肯定就像亿万个普通人那样,他们活过,然后就被遗忘。”纳什在他健康的时候竟会说出这样的话,可见他的尼采情结之深。
《美丽心灵》的中文译本最初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底推出,由中山大学王则柯先生和他的女儿王尔山一起校译,当时的书名定为《普林斯顿的幽灵》,列入科普名著“哲人石丛书·当代科技名家传记系列”。“普林斯顿的幽灵”它一语双关,既把纳什的坎坷一生表露无遗,又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他一生的卓越成就,体现了他对普林斯顿大学的影响。
如今,人们越来越青睐“美丽心灵”这个名字,因为它更容易为大家所理解,同时也给了人们一个理想化的情境,使人们更能接受它。在《美丽心灵》一片频频获奖的同时,该书出现了热销的势头。上海科教出版社重新对该书进行了校订、制版和印刷,他们也把“美丽心灵”这个名字赋予了新的版本。
中国教育报 2002-4-25